在风景如画的凌波桥边,坐落着一排排典雅的建筑群,红瓦白墙略带斑驳,静静地彰显着岁月的积淀。在这建筑群之中,有一栋不显眼的小楼,它便是57-28,学校“心理咨询室”所在地。提及心理咨询,许多同学可能会感到好奇: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是思想教育、催眠术,还是心灵鸡汤?或者,它是一种我们难以捉摸的神秘活动?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咨询呢?阅读下面的文字,或许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01 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服务,它运用心理学原理,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帮助来访者表达和处理情绪,深入了解自己、探索自己,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让来访者更有勇气和能力面对未来的人生。 心理咨询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自我探索与成长、人际关系沟通、恋爱情感问题、学业困扰、生涯规划、情绪问题、身心压力、危机预防与干预等。
02 心理咨询和一般的聊天有区别吗?
心理咨询和聊天都是在谈话。二者的区别在于,聊天可以是随时随地的,可以和各种各样的人,可以漫无目的,而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明确目标、有固定结构、遵循保密原则的谈话,它会更加符合你个人的期待和要求。咨询师接受过专业训练,会为你提供温暖、接纳与抱持的环境,以专业方法协助你看清问题症结,陪伴你一起走上自我成长、自我探索的道路。
03 我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咨询?
如果你有心理方面的不适、不安,自己已经尝试过一些缓解困扰和问题的方法但没有效果时,或者亲人朋友也无法提供有力的支持时,以及经由门诊看诊后,医生出于专业角度建议进行心理咨询,就可以来心理中心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咨询师会和你一起面对你的心理困扰。
04 来做咨询代表我有心理问题吗?
每个人在面对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生涯规划、情绪管理等问题时都有可能产生心理困扰,就如人的身体会感冒生病一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生病时我们可能会自愈,有时则需要医生的帮助。心理上的困扰同样如此,有时需要接受专业的帮助才能获得内心的平衡。接受学校心理咨询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有困扰的正常人。有了困扰能够主动寻求帮助的人,说明他们追求生活的质量并会有效地利用资源。即使有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只是说明我们暂时遭遇了一些心理困境,这并不关乎我们的道德品质,也不必因此而羞愧。
05 心理咨询要做多长时间?
原则上,心理咨询的频率是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至于要进行多少次则依据问题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咨询目标、个人需要以及咨询师风格流派的不同而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和行为改变也是循序渐进的,来访者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06 我和咨询师聊的内容会被别人
知道吗?
心理咨询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根据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原则,来访者寻求咨询及咨询内容是受隐私保护的,心理咨询师对咨询记录会进行保密管理。但心理咨询也遵循保密例外原则,对于来访者出现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的严重危险时咨询师将进行保密突破,比如通知你的父母或老师。保密突破会按照最低限度原则披露有关信息。
07 怎样看待心理咨询的效果?
心理咨询的效果取决于咨询师和来访者能围绕双方协商的咨询目标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方面,咨询师的专业素养是顺利进行心理咨询的基石,需要经过长期的、一定量的专业训练方能胜任;另一方面,对于求助动机强、自我开放程度高、对咨询师信任度高的来访者,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08 心理咨询师能诊断或治疗心理
疾病吗?
根据《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心理咨询师不能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但是咨询师在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精神卫生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心理咨询也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来访者属于精神疾病患者,应当去医院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或者遵医嘱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09 哪些人可以来心理咨询?
咨询收费吗?
我校心理咨询服务面向我校全体全日制在籍学生,是免费的。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休学期间,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但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因此,休学期间的同学是无法享有我校心理咨询资源的哦。如果你不属于校内心理咨询服务对象,又有心理援助的需要的话,可以参考文后提供的其他心理资源,或前往医院的心理科寻求帮助。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感到困惑、焦虑甚至沮丧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请记住,你并不孤单,也不应该独自承受这些重负。
心理咨询将提供一个安全、专业且充满支持的环境,在这里,你可以放下防备,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咨询师将会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陪伴你走过这段旅程。
无论遇到何种心理困扰,我们都可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表现。你的每一次求助都是向更健康、更强大的自己迈进的一步。
风里雨里,江理工心理中心会一直在这里等你~
其他心理资源
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025-58255200;
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25-83712977;
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平台:“苏心门户”APP;
江苏省总工会热线:400-8080-132;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4009678920;010-67440033;027-59427263
“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2025.5.1起)
文字|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丨袁馨钰
审核丨许晓星